回想一下,那年的旅行真是漫无目的,一路跟着导游,感觉象赶鸭子似的,也没吃到云南的美食,也怪自己没有提前做好功课,在经历了昆明、大理之后,逐渐的对丽江降低了期望,然而在去丽江的路上对丽江的期望又慢慢的积累起来。大理的导游把我们送上车,司机当起了导游的职责,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讲丽江的故事,还记得两个。一个是摩梭族走婚的习俗,走婚的小伙身上要带着骨头,是给女孩儿家的狗的。习惯了有法律约束的婚姻后,怎么也没想明白婚是怎么走的,有了孩子之后怎么算的,没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是怎么成长起来的,相当的神秘。另一个是关于方言的段子,话说丽江产苹果,丽江当地发苹果的音与屁股相近,吃饭说干饭,某丽江领导在云南省某会议上说丽江的特产是屁股(苹果),大屁股(苹果)卖给外国人干,小屁股(苹果)留给我们自己干。
到了丽江又换了一个导游,告诉我们在当地他是少数民族,后来才想明白,原来他是汉族。在丽江去了去了古城,差一点就迷失在古城中,四方街的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数百年前茶马古道的气味,耳边还响着低沉的马铃声,后来发现不知不觉已经很喜欢这里了。一路走过玉龙雪山,东巴万神园,束河古镇,然后又一路回来。
玉龙雪山。
万神园。
束河古镇。
其实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丽江,她有小资的成份,很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,她又有历史的厚重与古朴,特别是游走的四方街上,会不由自住的生出一种在古代与现代之间穿越的感觉,以至于生出一种不想离去的感觉。有机会还会再去一次的。
那年带着一个卡片机去的,发现拍的相片远不如眼中看到的景色漂亮,回来后我换了一部单反。